在這個提倡「知識變現」的數位時代,線上課程成了許多知識創作者熱門的商業模式。但談到線上課程,最大的困境無非是「我能教什麼」、「怎麼做課程」以及「要怎麼行銷」?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領先時代的老K,他和雷蒙一起推出了Notion實戰課程。隨即在短短的募資期間就累積了兩千名學員,直到現在,這門課程仍持續熱賣中,更衍生出線上訓練營等眾多商業模式。想知道一堂成功的線上課程背後有什麼秘辛和當中的秘訣嗎?快準備好筆記本,收聽今天的節目吧!
Q. 先來做個簡單招呼和自我介紹吧!
嗨大家好,我是老K。目前是全職的自媒體經營者,同時也是「領先時代」的創辦人,我們有一個四人的團隊,主要志在研究各種生活情境、工作場域會用到的數位工具,並分享平易近人的逐步教學,希望讓數位工具不再只是工程師們的專利,而是可以用來改變每個人的生活,讓大家藉由工具找回人生的掌握感。
Q. 老K最初是部落格起家,當時為什麼會有開設課程的想法呢?從中有沒有什麼收穫?
Notion是我創業後寫的第一篇文章,當時純粹想分享自己的使用經驗,殊不知寫了兩萬多字。在經營自媒體兩年後,有一段時間我很迷惘,在不斷轉單、銷售中迷失了自己,後來我報名了某堂課程,遇到了雷蒙,他是當時的講師,也使用了Notion這個工具。
我本來就對數位工具很有興趣,就自發性的研究了Notion,優化了版面,因而被雷蒙相中,成為合作夥伴。這是一個很棒的經驗,課程熱賣後,最直接的助益就是收益增加了,而且為了處理稅務的問題,更推動我開公司的想法,想以公司的角度去合法節稅。
這堂課也讓我累積了很多學員,認識了我過往沒辦法好好認識的學生。
Q. 那老K認為這門線上課程爆紅、熱賣的成功因素有那些?
我認為因素有很多,可以從課程定位、行銷手法和課程品質去分享:
一、課程定位
課程本身的定位,絕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這甚至占了八成。與其在一片紅海裡廝殺,不如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策略。當初在定位時,我就發現這套工具在中文的市場裡幾乎沒有,但國外卻相對有很多人在談,這個觀察告訴我Notion是有需求但尚未開始競爭的市場。
選定了工具後,我們認為工具熱度是短期、時時更替的,唯有思維框架是長期的,所以我們這個課程還有一個賣點是,除了工具,更要給你帶著走的思維。
二、行銷手法
行銷這塊,我、雷蒙與Hahow平台本身,都動員了各自的資源,盡量去接觸不同的受眾。
雷蒙因為以前在臉書有深耕,也有和許多業界的前輩合作的經驗,因此他比較著重在臉書的投放和尋求那些前輩的廣告、互惠。
我則是專注在原本經營的IG和過往累積的創作者朋友,當時課程募資時期,我串聯了100多位的創作者朋友,造就了很好的曝光和觸及。
而Hahow方面,以公司的角度,企業往往會有比較多的資金和資源,只是課程那麼多,他們還是會評估你的聲量和潛力再投放廣告。當初我們很幸運地得到了平台的協助,辦了課程的直播。
多管齊下,是我們募資期間就得到好成績的關鍵之一。
三、課程品質
我們認為課程的品質一定要遠大於價格,所以我們從事前的準備到售後服務都做好做滿。
課程前期,我們認為既然我們教Notion,與其口口聲聲說這很實用,不如直接展示出來。Hahow一直都有三人同行比較優惠的方案,但很多學員都要在底下自己揪團,很常還會落單,於是我們就決定自己用Notion打造一個團購的系統,便民的同時,也展示給潛在學員說:這是一個很方便且強大的軟體。
課程中,我們也進行了遊戲化和練功房的設計,試圖用遊戲的方式讓學員更有興趣。這是以往在Hahow上比較少見的呈現方式,但我們希望增加學員的學習動力。
而在課程結束後,我們不想給他們一種我們賣完課程就走的感覺,想要永續的維持這個學員關係。因此我們創立了學員的作品集系統,後期更發展到成熟的模板系統,起初是讓他們彼此分享順便可以練功,後來變成了一種商業模式,扣除金流成本以外的錢,都是他們的收入。
Q. 這門課想必花了老K很多心力,這過程有沒有遇到什麼瓶頸或小插曲呢?
回顧籌備過程,我發現我很多節日都沒有回家,就連2021的過年,我只有年夜飯有和家人一起吃,其餘時間都待在自己的房間努力籌備課程,當中很讓我挫折的點是我那陣子犧牲的心血,後來都在開會時被推翻不採納了。
一路上當然也會有很多內心不平衡和自我懷疑的時刻,以我自己來講,當時課程已經到最後一周了,我的搭檔雷蒙課程已經完結,我還剩下四個單元,偏偏那時候都沒有專心,一直分心是做別的事情,看著雷蒙我耍廢的兩天完成了很多工作,就會有很大的壓力和挫敗感。
在課程上架、開課之後,原本很期待能看到課程評論,心想可以好好收穫先前的付出,沒想到在開課第一天,就看到了一則負評,內容寫著自己的課程很不實用,不值得上。眼看著自己很用心籌備的內容最後換來一句負評,心裡頓時迷失了。
不過後來柚子鼓勵我一句話:「就算是再好的人,只要認真努力的話,在某些人故事中,也是會成為壞人。」不清楚對方為什麼給出負面的評價,但我對於自己的付出,自認給出了相應的努力和重視,我當然也可以重視對方的評價並且加以優化,但不要被影響,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當然也可以有他的想法。
我想這些犧牲和挫折,當時很難熬,但回想起來也成了某些階段的養分。
老K發展至今,已成立了公司並擁有四人團隊,想知道他創業的心路歷程和管理心法的話,就點擊節目完整收聽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