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轉職、斜槓經營自媒體嗎?點我領取5堂免費課程,了解你適合做什麼吧!

【 心靈書單 】現在的工作方式還能持續多久? 未來人的行動波希米亞式工作與生活

沒有永遠的穩定工作,是我們一起在疫情過後見證的事實,如果缺乏獨立的精神,就會處在被動又缺乏熱情的工作狀態.這樣做事情都會比較沒效率,當然也就會影響績效,隨時都要擔心被公司淘汰。

相反來說,如果你能做到「 不進公司也無所謂,在哪都能工作、生活 」,降低對公司的依賴,選擇權才能回到自己身上,即使待在公司,那也是出於喜歡,而不是因為逼不得已。

如果你想擺脫現在的生活,有兩個提問可以幫助你釐清問題:
➊ 如果現在開始都不用去上班,你會怎麼過每一天?
➋ 如果你有明確的興趣,為什麼不把它變成收入來源?

以前我也是這樣,有很多想做的事,卻把工作當藉口,最後什麼也沒做,直到四年前看完《 未來人的行動波希米亞式工作與生活 》之後,當下就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所有的工作都必須是有興趣想做的事。

我想,如果我們都能把喜歡做的事情當成篩選工作的核心,除了能消除工作和生活的界線之外,即使遇到問題,也都會當作有趣的挑戰,這會是應對未來趨勢變化最好的方式。

現在上網查才發現這本書已經絕版了,不過還是可以買到電子書,接下來就來和你分享我的經驗談!

數位遊牧工作者、自由業者、遠距工作者差在哪?

行動波西米亞人也是俗稱的數位遊牧工作者,不會受到時間、地點和單一收入來源的限制,乍聽之下很像自由工作者或遠距工作者,但其實這三種的工作形式都不一樣。

自由工作者就像攝影師或導演這種類型,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但有些工作會被約束地點,通常他們都會用不同技能去接案,完成業主的各種需求,打造多元需求。

而遠距工作者通常都是隸屬於某間公司的員工,所以雖然他們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但也要,配合團隊行動,即便是一人公司,也需要與不同的工作夥伴組成團隊溝通。

數位遊牧工作者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會用累積的工作技能,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所以通常大家都會身兼數職,沒有絕對固定的工作內容,最重要的是地點不會被綁住,可以邊工作邊去旅行。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盤點個人的核心優勢或工作技能,可以反問自己為什麼還能留在公司,能領薪水代表你擅長做某件事,如果卡在這個問題很久,也可以去上《 生涯定位設計課 》。

首創結合「 職涯思維 」與「 個人品牌 」的線上課程

誰適合當數為遊牧工作者

如果你也嚮往成為數位遊牧,可以先問問自己 3 個問題:

➊ 你喜歡到處旅行,還是安逸生活
喜歡待在舒適圈的人,會覺得移動很麻煩,但是有些人就是可以快速適應不同環境,而且也很享受其中,旅行對他們來說,不只可以打開眼界,也能讓靈感被激發出不同火花。

➋ 是否能能在玩樂與工作間收放自如
雖然一邊旅行一邊工作聽起來很美好,但事實上有很多人都在嘗試過後,認為把旅行的時間分配給工作,是一件奢侈浪費的事,所以都寧願回去當上班族,偶爾再去度假就好。

➌ 是否具備數位技能完成遠距工作
這邊所說的數位技能,指的是基本的線上工具和數位平台應用,如此一來才能自由地解放時間與地點的束縛,以瑜珈老師、健身教練或廚師等等非科技的工作來說,想將服務轉為數位型態,就必須先學會變現所需的工具,例如經營自媒體的技能,包含製圖、作短影音、開放報名課程的表單,以及授課的視訊軟體等。

任何職業都能成為數位遊牧工作者,差別在於是否有商業思維與數位工具應用的能力,能將工作內容轉換成新型態加以販售,讓自己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