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疫情爆發開始,各式各樣的自媒體逐漸發跡,也越來越多人開始利用個人品牌斜槓。其實「斜槓」一詞,更早出現於2017年的《斜槓青年》一書,泛指那些無法再滿足於單一職業和身分的束縛,決定利用自身的專業開啟多重身分的人們。
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正觀望「斜槓」的身分,一方面看見自媒體帶來的成效,一方面也思考著這麼多人都在做個人品牌,不做是不是就落伍了?
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擔憂,那就別錯過今天的內容唷!
「斜槓」是什麼呢?
一般人談到「斜槓」,自然而然會聯想到除了正職身分還有另外一個收入。
接著他們便會好奇:那斜槓跟兼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確實兼差也是在正職之餘還有額外的收入,但「斜槓」的關鍵在於,我們並不是為了堆疊收入的高度而選擇斜槓,而是為了發展自己的興趣、專長及天賦。
更重要的,斜槓除了收入的提升外,更在乎是否有長遠發展的可能性,甚至是否有創業的機會!因此兩者的差異,主要是背後的意圖和出發點,當我們是真心喜歡一件事情,將它培養成專長並以此獲利時,就可稱作「斜槓」。
斜槓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一直以來,我們工作室都很鼓勵讀者經營個人品牌,透過自媒體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權,卻很少一一介紹斜槓的好處,因此接下來就來分享三點:
一、認識更多面向的自己
斜槓過程中,我們會做許多的嘗試和探索,從自己的興趣出發,能藉此讓我們找到更多面向的自己,進而找到真正有興趣的事情,也能在過程中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二、獲得更多機會
多數人都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亟欲跳脫這樣枯燥生活的同時,又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而經營斜槓正有機會讓我們跳脫原本的生活,享受更有彈性的生活,甚至找到新型態生活方式,例如遠距工作、數位游牧等。
三、獲得更多自主選擇權
當我們只有一個身分,服務於單一的公司時,我們很容易因為公司的存亡而被公司綁住;但當我們開始斜槓,就能藉此分散職涯的風險。一旦不喜歡目前的工作環境或是遇到不如預期的狀態時,就更有底氣做出別的選擇,而不是只能被迫咬牙撐下去。
斜槓時容易遇到的兩個挑戰
發展斜槓固然有很多好處,但前提在於必須真正喜歡那個興趣,並延伸那個喜歡。否則,倘若只是一味地跟風斜槓,將會面臨以下兩個挑戰。
一、需要更精進自己的時間掌握度
打造斜槓等於必須在正職之餘額外付出心力,因此要妥善地分配時間。
當其他人可以卸下正職身分好好休息時,斜槓工作者必須快速轉換角色,將時間投注在斜槓事業上,在前期更是容易蠟燭兩頭燒,付出很多心力,否則很容易兩邊都顧不好,或是造成本末倒置的情形。
二、需要更有意識規劃未來發展
現在的斜槓工作者普遍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即便他們斜槓了,卻沒有好好規劃自己斜槓的發展,導致他們學了很多技能,也沒辦法用這些技能變現。
當我們培養許多技能後,更重要的是學會有策略地整合它們,並規劃未來的走向,如此才能有效地放大機會。
如果你認為自己明明在職場中打滾多年,理應學會了許多技能卻不知道怎麼整合變現,不妨加入我們工作室提供的「一對一諮詢服務」,透過客制化的諮詢,帶你一步一步盤點能力,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斜槓?
前面介紹了斜槓的好處與可能面臨的挑戰,可能有讀者會追問:如果我想開始斜槓,卻不知道從何起步要怎麼辦呢?
雖然市面上很多斜槓都是花藝師、美甲師等師字輩,但我認為直接跳入考取認證、培訓的思維也是相當危險的!
我會建議讀者先多元的嘗試和體驗,先從自己有興趣的方向開始探索,可能先報名體驗課程、或是上網搜尋該職業的Vlog分享,了解該產業的人員在工作時會有什麼環節?進入該產業需要什麼準備?透過這樣的觀察,可以親自了解自己喜不喜歡這樣的生活,適不適合這樣的生態。
我也會建議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自媒體紀錄、分享自己的學習過程,說不定經營過程會找到合適的獲利模式,甚至發展成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開始斜槓的入門磚!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市面上談到「斜槓」就會立刻連結到自媒體或個人品牌呢?
這是因為個人品牌在現代社會是宣傳自己最佳的「名片」。
當我們在自媒體不斷累積自己的內容,就等於是在網路上無痛地宣傳自己,默默地在受眾面前佔據影響力。當我們在平台上分享觀念或心法,累積一定的信任度時,當我們有商品或服務上市時,喜歡我們、信任我們的潛在客戶自然而然就會買單。
最後,經營個人品牌,同時也能放大自己的價值。
一個健身教練倘若不經營個人品牌,他的健身知識只服務給健身房內的會員,但當他經營個人品牌,他的價值就會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認識。
因此在這個時代,我會建議每個人都將個人品牌納入自己的職涯發展裡,即使沒有想要成為網紅,也能透過自媒體作為職涯的槓桿,為自己帶來不同的可能!
對於「斜槓」還有沒有什麼迷思呢?快點擊節目完整收聽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