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轉職、斜槓經營自媒體嗎?點我領取5堂免費課程,了解你適合做什麼吧!
17直播

【人物專訪】Clubhouse其實沒那麼新潮?聲音創作除了採訪、單口還能這樣玩!ft.巴特先生

今天邀請到另一位也在Wave與17直播擁有兩年經驗的巴特先生,他平常是以說書分享新知為主軸的知識型直播主,同時也是一名業餘的配音員。

多數創作者開始經營個人品牌,目的是期望能開始斜槓創業、擺脫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身份,但戲劇系科班出身的巴特卻和大家相反,創作與分享才是他踏入自媒體圈的初衷!

這集我們將透過巴特的分享更深入的了解直播平台生態,以及他是如何搜集靈感每天開播高產出,並同時只用聲音就玩出各種趣味的內容,提供聽眾不一樣的感官體驗進一步緊抓鐵粉的注意力!

Q. 為什麼念戲劇系的你會開始想做聲音直播呢?

其實從小就知道自己很喜歡站在舞台上表演,而我也是一個很喜歡說話、很需要有人傾聽自己說話的人!就在某一天無意間發現了Wave這個聲音直播的App,於是從2019年就開始嘗試在上面創作。

念戲劇系的人其實都早有心理準備,我們都知道走這條路不容易!很有可能畢業後有一餐沒一餐,需要一邊在咖啡店打工,一邊嘗試更多的試鏡機會。

但我的想法是,與其自己辛辛苦苦地去找工作,不如把自己經營好,讓工作機會自己來找我!於是開始了解到「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經營直播便是我開始累積自身粉絲力的管道。

我也觀察到有部分的舞台劇前輩因為平常在做遊戲直播時培養了一群鐵粉,透過直播展現個人魅力與粉絲深度連結,也進而帶動舞台劇的票房和銷售量!

Q. 可否分享Wave以及17直播這兩個平台的生態和差異呢?

Wave剛開始成立的時候其實就邀請了很多廣電系學生以及各個知名的Podcaster進駐,例如青春點點點、馬克信箱等人,從一開始便累積了一群喜歡收聽廣播的受眾!

而17直播或其他傳統直播平台最大的缺點就是平台一開始的方針想要撈快錢,也很多大主播都是在深夜開播,造成流量雖大但觀眾口味辛辣的現象。

也因為17直播是需要露臉,直播主的臉蛋和外表便成了多數觀眾在選台時的第一標準,觀眾也來來去去很少人願意停留下來認真的聽你分享過度深度的內容。

而在與粉絲互動的關係上,純聲音直播的Wave可以用較輕鬆的方式與粉絲對話,也因為有留檔回放的功能,會讓直播主更留意是否有將內容完整的呈現給聽眾,這也是和17最大的差異之一。

Q. 聲音直播和Podcast之間的受眾需求是否也差很大呢?

我發現在Podcast上的聽眾因為是主動搜尋內容,他們對於資訊的需求是比較有目的性地在收聽,希望可以在聽節目的同時也能有一些收穫。

雖然同樣都是聲音的媒介,但直播平台的聽眾渴望的則是與直播主的互動、獲得舒壓感,在直播間裡玩得開心、聊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即便如此,在Wave上的競爭卻不比Podcast來得容易,多才多藝的直播主百家爭鳴,知識性的直播主要靠玩內容打敗彈唱型的創作者則是要花費更大的心思。

Q. 近期CLUBHOUSE興起,你認為它是一個適合創作的平台嗎?

從Clubhouse的機制和生態不難看出它是一個非常鼓勵台下聽眾舉手上台發言的的平台,在Wave雖然也有共同開麥聊天的功能,但粉絲多半還是傾向於使用打字來和直播主溝通。

而從使用者的習慣來看,進到CH選擇房間的標準多數是以「話題」或是「群體」為優先,在各個房間內已自成一個獨特的生態圈!而在Wave上的聽眾則是以喜歡的「直播主」為優先。

功能性的部分其實CH還滿陽春,不管是之於創作者或是之於年輕人交友來說,都不是那麼方便!房間的話題類型也非常兩極,不是極度娛樂就是極度專業。

而主持人也是決定開房成敗與否的至要關鍵,不管是直播、Podcast或是CH這類型的聲音媒介其實都在考驗著創作者的主持功力,建議所有自媒體人都可以培養訓練除了文字以外的互動能力,才能在這些平台更加的游刃有餘!

想了解更多關於聲音創作可以怎麼玩,請收聽這集Podcast:

【延伸閱讀】

卸下時尚雜誌編輯光環,投入國外最夯創作模式生活實境直播 ft.哈雷蜜

從主播台到新媒體再進軍自媒體,那些採訪來賓該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