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設定目標,是因為勝利能帶來愉悅的感受,矛盾的是我們喜歡以勝利為代價,不斷享受各種小確幸,依賴自動化模式過生活,藉此逃避達不到目標的挫敗感,經過幾個月之後,我們又會帶著討厭自己的情緒,回到剛開始設定目標的原點,不斷思索「 該拿自己怎麼辦才好 」。
原地打轉會讓人很難受,但是如果你無法認同達到目標之後的生活模式,每次想到維持目標,就覺得必須依賴痛苦的堅持才能做到的話,你就會非常盼望自己不要成功,因為沒有人會想這樣生活一輩子。
這就像減肥成功後需要維持健康飲食和運動的習慣一樣,只有享受這種生活模式的人,才能維持體態,如果有抗拒的心態,只會讓我們達成計畫後,又被打回原來的樣子。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這個科技發達的世代,不論是什麼目標都不缺乏資訊來指引我們,但是內心的阻礙,足以決定我們是否能成功。
每天讓自己「 再堅持一次 」,就能改變生活
守住對自己的承諾
我們非常了解自己,在設定完目標的剎那,其實早就已經能判斷出來,自己會半途而廢,還是會達成目標後就不做,又或是能為了維持目標而保持新的生活習慣。
因此我們要竭盡所能,完成對自己的期許和承諾,如果不這麼做,以後也不會想設定目標了,因為會有很多做不到的理由跟證據,讓我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
如果我們把自己當成重要的他人,自然就會努力兌現自我期許的目標,此時,大腦會在生活中抓取有利於達成目標的資訊給你,讓你身體想做的、心裡所想的,都與目標一致。
試著練習每天反覆想像,達成目標前要留意什麼想法、感受以及具體要做哪些事情,這樣大腦就會在你想放棄的時候,自動跳出「 要堅持下去的理由 」。
《 多一法則 》的時間管理原則
以往我們都習慣半年或一年設定一次目標,但這樣很容易讓我們覺得時間還很多,最後導致成效不佳,因此「 如果不決定今天要怎麼過,就會被自動化模式決定怎麼過生活 」。
每天早上前半小時不要接受外在資訊,給自己一段時間冥想、尋找內心的平靜,同時專注思考當天要做哪些事情、每一件事情該達成什麼標準,結束之後,把一天 24 小時切割成三等份,把時間的終點線縮短,整天下來就會產生三次「 時間快用完了 」的急迫感,這能讓你更有幹勁,想做最後衝刺,進而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多做該做的,少做不該做的
告訴自己「 再做一次就好! 」
通往目標的過程,免不了要面對每天重複性的任務,因此每天都要為每個任務重新設定「 再高一點 」的標準,並且要是具體化、可以衡量,而且有機會達成的標準。
例如業務昨天打了 100 通電話,只得到 1 筆潛在客戶名單,今天打電話的標準就可以是:
① 致電給昨天得到的潛在客戶,讓對方完成成交!
② 要用 100 通電話得到 2 筆潛在名單,因此要更仔細聽出對方沒有說出口的想法!
數字不會騙人,能清楚反映我們的努力,然而我們也要顧及時間的質量,盡可能在工作時間內達到更高的成績,這樣才有時間調整自己,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再為自己做得更好一點,現在就點擊 Podcast 聽完整內容。
再思考一次「 你還能為自己在做一件什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