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轉職、斜槓經營自媒體嗎?點我領取5堂免費課程,了解你適合做什麼吧!
街頭故事李白

【人物專訪】替兩千名陌生人似顏繪療傷,將動人故事畫出十萬追蹤奇蹟!ft.街頭故事李白

Instagram這個平台剛開始其實是被攝影師或是藝術類型的創作者廣泛使用,大多數的用途幾乎都是用來展示自己的作品為主,而在現今這個自媒體時代,人們注重的不再是帳號上那些美麗的圖片,而是內容的故事性與創作者的理念和思維。

隨著使用者習慣的改變與知識型帳號的崛起,藝術類型的創作者面臨的挑戰正是要如何從作品集思維跳脫出來,用不一樣的方式呈現並引起粉絲的共鳴!

就在此時我注意到了一位創作者在這艱困的創作生態中殺出重圍,在經過不斷的嘗試與轉型短短時間內就突破IG十萬追蹤,而無論是粉絲黏著度或者是互動率都遠遠超過許多一線的自媒體人。

他就是街頭故事的創辦人及《療傷似顏繪》這本書的作者李白,今年才23歲的他在這集訪談中將與我們分享當初是如何開始走上街頭幫兩千多名陌生人畫似顏繪,以及是如何將這個企劃成功轉型為個人品牌。

除此之外李白也將在節目中無私的建議關於圖文、插畫藝術類型的創作者應該如何運用INSTAGRAM這個平台,讓粉絲不只對作品產生共鳴、對作者產生好奇心,也替自己打造更多元的多重收入組合的秘訣。

Q. 什麼時候開始幫陌生人畫下街頭故事的第一張似顏繪?

其實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是一個喜歡拿著蠟筆到處在牆上亂塗的小孩!但從小我就是一個很害羞不善於表達自己的男生,大學時其實就有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在設計這條路上走得很坎坷。

因為「設計」這份工作很多環節最重要的並不是把東西做得很厲害很美就拿給業主看或自我欣賞,更多時候是必須要了解如何做出符合他人需求的作品,所以我認為「溝通」和「行銷自己」這兩個能力對一個設計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當時的初衷就是為了要克服自己的害羞訓練和陌生人面對面的能力,於是大一的時候在校慶中擺了個攤位,只要跟我說一個故事就可以幫對方畫一張似顏繪,第一張似顏繪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Q. 過去曾有機會進入到夢寐以求的動畫公司工作,為什麼最後卻沒有選擇進入這個行業?

在大學的時候就一直非常想當一個動畫師,但開始實習之後才發現這就是「一份工作」,很多新鮮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由於很多事情必須按照公司的規則走,所以當興趣變成工作的時候就會非常不適應!

當時去實習的公司老闆和環境都非常好!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更意識到原來其實不喜歡做動畫並不是公司或是工作本身的問題,而是自己根本不是真的那麼熱愛動畫。

過去也曾嘗試了各式各樣的工作,除了動畫還曾經做過特展、雜誌社編輯也曾夢想過要做配音員,我發現在各種嘗試之下最重要的是去認知到自己「不喜歡」做什麼,了解到對每件事情的熱愛程度之後,如果不喜歡也不要逼迫自己繼續做。

後來大學畢業製作時決定要開始「街頭故事」這個企劃,其實內心也有很大的不安感,時時刻刻醒來耳邊的小惡魔都在問自己:「真的要繼續做嗎?這真的有意義嗎?」

在面對這些質疑的聲音時,我了解到這些問題會影響人的情緒和思考模式,於是我不再去想是不是真的要繼續做?而是去思考要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怎麼做才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來源,當我開始轉念之後才能和這些恐懼和平共處,並將問題一一迎刃而解。

而現在成為街頭故事的似顏繪畫家,雖然把「畫畫」變成了工作,我還是一樣非常的享受也非常的開心,在終於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才能一直保有熱情的走到現在!

Q.你認為自己擁有哪些特質或運用了哪些技巧,讓陌生人願意在你面前分享私密的故事?

一開始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簡單聊聊自己今天吃了什麼、去哪裡玩這樣子的日常瑣事,但直到有人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淚、第一次有人在我面前出櫃、第一次有人和我分享童年的陰影,才開始思考為什麼他們無法和家人朋友分享,可是對我就毫無保留?

過去曾經當過UI、UX的實習,我將這樣的思維運用到整個似顏繪的體驗過程,從客人開始下單到走進咖啡廳後,以及坐下來之後應該說哪些話引導他們進行到下個流程,雖然這些過程的設計是理性的,但在傾聽的時候就又會再度切換回感性的李白。

我想這就有點像是網路上的匿名聊天,大家心裡也都很清楚今天來畫完這張似顏繪,有很大的機會我們再也不會見到第二次面,而我只不過就是「營造一個很適合傾訴的環境」,在傾聽的過程中也適時的去給予反饋、引導整個對話還有眼神的交流。

於是每個人來到這裏就像是躲進樹洞一樣,可以很放心的把他的秘密交給我。

Q1. 街頭故事的IG最一開始也是以「作品集」的方式呈現畫作,後來做了哪些調整讓粉絲與互動都大幅成長?

其實從2018年到今年年初時粉絲才大約六千人,成長速度雖然緩慢但也很穩定,一直到近期換了創作模式才突然開始成長翻倍。

做社群一定要不斷的創新和嘗試,才不會讓一個東西叫好不叫座或是叫座卻不叫好!因為很多好的作品也不一定會受到網友的喜愛,所以有很多有才華的創作者在轉移到社群的過程中便容易卡關。

一開始我也是把自己的作品或是在攤位上的照片PO到網路上,以為這樣就會有人來看,後來發現這樣的發文模式無法打中人心,因為對這些照片有共鳴的人只有我自己,即使在內文清楚地寫下當時的故事,但單就圖片粉絲只會認為是一個普通的照片和圖畫。

所以我開始去思考「李白」在這個帳號的角色和定位,除了將故事的起承轉合融入在插畫中去呈現更完整的故事和閱讀體驗,也用我的角度去說故事引起粉絲的共鳴,並對我的角色產生情感連結。

然而也不是每個模式都很完美都不會有失靈的時候,經營社群的過程中還是要持續的觀察和調整,才不會停滯不前!

新一代最有社群力的插畫家李白,推出了新書《療傷似顏繪》將陌生人的故事收錄其中,點我到博客來去看看!

Q. 許多圖文藝術類創作者都還是以接案、周邊維生居多,您會建議他們要如何在社群時代中突破現況做出差異化呢?

爆紅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被路人、被媒體看見,差別只在於你做的事真的是自己喜歡的嗎?

例如評論時事、腥羶色的話題一定會立刻成為焦點,並不是說在這個領域中的創作者就是不好,但這些領域的門檻相對來說就比較低,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加入這些戰局。

而當一個市場很飽和的時候,也要去思考自己的「稀缺性」在哪裏?今天你不做了粉絲一樣還是可以轉移陣地成為別人的觀眾,如果你能讓觀眾覺得這個東西只有你能給他,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被取代!

更多關於似顏繪IG經營背後的秘密請收聽這集音頻:

【延伸閱讀】

從上海到台灣跨行場地行銷,教你線下活動企劃前中後期這樣做!

新鮮人、非本科系想進行銷圈?品牌經理人Louis帶你一探FMCG職場秘辛!